隨著臺風“梅花”的腳步越來越近,大風降雨連番而至,特別是疊加了天文大潮,寧波各地積澇的風險進一步加大。面對建設工地安全、工友群眾轉移、城市內澇防范、交通道路保通等壓力,我市12支建筑企業應急救援隊伍388名隊員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戰備機制,根據市住建局工作部署,嚴陣以待、聞令而動,以爭當“建筑先鋒”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,凝聚起防臺防汛的強大“紅色力量”。
“自寧波啟動Ⅲ級防臺應急響應以來,我們在市住建應急救援分隊人員的基礎上,又迅速組建了市政養護應急搶險分隊,目前已統籌人員105人,水泵87臺,應急車輛50輛,備足各類沙袋4萬余個,隨時聽從市住建局防汛防臺指揮中心的統籌調度。”來自寧波市政集團的張海波說道。簡單的一句話,背后其實是不小的工作量。據了解,張海波已經在第一線連續奮戰三天兩夜,為了防汛防臺指揮調度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,他不僅連夜召開視頻會議,協調各重點防御位置的物資和人員,指揮江北區河道兩岸加高加固河堤,應急強排抽水、檢修加固高架隔音屏,還參與了59座泵站的汛前設備檢修、防汛擋板和沙袋布設。忙完一圈下來已至凌晨,張海波卻仍堅守在夏禹路隧道監控中心,參與我市三條隧道的防汛值守工作。“作為一名黨員,沖在第一線是一種本能,更是一種使命。”張海波的事跡不是個例,在防御臺風中,有許許多多的“張海波”挺身而出、逆風前行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“工地上的旗幟、建筑業的先鋒”,使黨的組織力真正轉變為應急救援的戰斗力。
同時間賽跑,和臺風較勁,市建筑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始終堅持“寧可備而不用、不可用而無備”,寧波建工、寧波建設、寧波住宅、新曙光、萬華建設、國驊建設、華恒建設、康城建設、中交水利等應急救援分隊已緊急出勤,在群眾轉移、重點目標巡護、風險隱患管控、防止江水倒灌、交通道路保通、安置點保障等方面主動作為,全面做好打大仗、打硬仗的萬全準備。宏潤建設、浙江省二建、滄海建設等其他龍頭骨干建筑企業也第一時間主動請戰,組建應急搶險隊,做好防汛救災和應急救援的裝備和力量儲備,隨時聽從調度,用扎實的工作把臺風“梅花”的風險控制在最低。
截至目前,已出動應急救援隊18次,共計263人次,動用車輛50余輛次、沙包4500余包及抽水泵、發電機、鐵鍬等百余件。市建筑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將根據防汛防臺形勢變化,隨時聽候指令、整裝待發,確保隨時“拉得出、打得響、戰得勝”。
截至發稿,應急救援隊伍再次出發,趕赴鄞州洞橋、南苑環球等地,開展應急排水救援……